华声在线11月26日讯(通讯员 杨毅)近日,2025年度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正式揭晓,由五矿二十三冶机电安装公司牵头,联合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研发的《基于矿山生态修复的山地光伏建设创新技术和工程实践》项目,成功斩获“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获奖名单。
项目团队紧扣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创新提出“光伏+矿山修复”融合发展模式,通过技术创新将废弃矿山这一“生态痛点”转变为绿色能源基地,成功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再利用与生态环境协同修复的双重突破。
光伏-生态协同仿真模拟。
经科技成果评价,该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已形成包括6项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5项省部级工法及1项团体标准在内的完整知识产权体系。此外,该项目还斩获首届建设工程质量提升竞赛一等成果、“新基建杯”BIM大赛二等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成果二等成果等多项全国性行业荣誉,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先进性与推广价值。
国阳石嘴山简泉农场50MWp农光互补复合光伏发电项目。
针对山地复杂地形光伏建设与矿山生态修复的双重技术难点,项目团队历经多轮研发与实践,构建了涵盖测绘设计、施工建造、智能运维、生态修复的五大核心创新技术体系:
地形光伏建设测绘与设计优化技术:集成高精度无人机航测、激光雷达扫描与三维建模技术,实现光伏组件动态布局精准优化,设计效率较传统方式大幅提升,完美适配山地复杂地形特征。
光伏支架轻量化、模块化设计与施工技术:创新研发“桩柱一体”双排柔性支架体系,形成稳定空间索网结构,在提升抗风抗震性能的同时降低安装成本,实现生态环境“微创”施工。
山地复杂地形地质机械化作业技术:首创“螺旋旋挖+冲击成孔”二次成孔工艺,解决陡坡岩基施工定位难、效率低的行业痛点,桩位控制精准,提升成孔效率,攻克陡坡岩基施工难题。
山地光伏建设与维护的智能化提升技术:开发无极调节支架、自清洁组件及保护装置,实现光伏板角度随光照自动追踪,恶劣天气智能防护,提升发电效率与设备寿命。
矿山生态修复与智慧养护系统:融合地形重塑、土壤改良、植被筛选与智能灌溉技术,研发“矿山生态恢复自动灌溉平台”,实现修复过程全周期数据化监测与智慧化管理。
广东粤智165MW农光互补光伏项目全景图。
目前,该项目成果已在五矿二十三冶承建的广东梅州、海南昌江、宁夏石嘴山等多个“光伏+修复”项目中成功应用。以广东五华粤智165MWp农光互补项目为例,项目年发电量达1.9亿度,年产值约8600万元,每年为地方贡献税收超千万元,直接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增收,实现“集体增收益、村民得实惠”的乡村振兴赋能目标。
该项目的生态效益同样显著,通过该技术体系实施的项目,矿山植被成活率显著提升,降低了地表扰动率,提高了生物多样性,真正实现了“光伏板上发电、板下修复生态”的绿色循环发展模式。
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石料矿光伏发电项目。
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科学技术奖是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设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备案的社会力量科学技术奖,旨在表彰在建筑材料流通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开发、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的组织与个人。该奖项以其权威性和专业性在行业内具有重要影响力。
责编:张曼雪
一审:张曼雪
二审:蒋宇
三审:田从梅
来源:华声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