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左艳萍
随着国内酒店市场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竞争,行业盈利能力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酒店业似乎更难赚钱了。破局之策何在?今年酒店业最具话题性的现象级事件就是“高星酒店街头摆摊”。
只需打开搜索引擎,输入“酒店”“摆摊”等关键词,跃入眼帘的便是一连串充满探询与争议的新闻标题:《星级酒店集体摆摊,释放了什么信号?》《五星酒店“摆地摊”,是“掉价”还是“下凡”?》《星级酒店“摆摊”火了!日入超万元的“神话”能持续多久?》……这些问号的背后,折射出的是酒店行业的困惑与求索。
当然星级酒店“摆摊”绝非一边倒的叫好,掌声之外,同样存在诸多质疑之声。担忧高端品牌形象“掉价”者有之,批评这是“饮鸩止渴”的短期行为者有之;从运营层面指出成本收益不匹配、管理复杂度增加、食品安全隐患者亦有之。更有观点犀利指出,从市场与政策层面来看,这种模式存在不可持续与投机性,有“风口”泡沫之风险。甚至有专家直言:酒店业真正的挑战,在于产品模式创新、服务质量提升与资产效率优化。摆摊虽能带来一时流量,却可能让管理者沉迷陶醉于微薄的流量和营收,反而回避了改造老旧客房、提升入住体验、盘活空置空间等核心转型难题。
当下,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内消费市场深度调整,中国酒店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席卷全国的“酒店摆摊热”,是行业主动融入新消费格局的积极实践。
民生导向:从“高端殿堂”到“烟火市井”的转型
在中部城市长沙,华天集团推出“华天小卤”外摆项目,看似是经营形式的简单变化,实则是经营理念的深刻变革。傍晚时分,湖南长沙芙蓉商圈、袁家岭等热门商圈里,华天集团旗下的潇湘华天大酒店、湖南华天大酒店、现代华天大酒店等各大酒店的卤味摊前常常排起长龙,五星大厨亲手烹制的特色卤味,以亲民价格走进百姓的日常餐桌。这种打破传统边界、主动融入市井的创新举措,不仅为酒店拓展了收入渠道,更重塑了酒店与社区的连接方式。
类似探索已成为行业新风尚,无不体现着酒店业放下身段、贴近民生的努力。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摊点,恰恰成为酒店连接大众市场的重要触点,让高端餐饮服务以更灵活的方式惠及更广泛的消费群体。
模式创新:“小摊位”背后的“大经营”逻辑
酒店摆摊绝非简单的地摊经济,而是一场场经过精心设计的商业模式创新。以华天为例,从摊位选址、产品设计到运营流程,均已建立标准化体系。选址从酒店内部延伸至周边人流密集区;产品由招牌菜品改良而来,兼具亲民与便携特性;运营坚持直营模式,确保品质如一。
这一创新带来多重效益:一是盘活闲置人力资源,让厨师团队在非餐期创造新价值;二是成为酒店品牌的“活广告”,以味觉体验吸引潜在客群;三是打造新的收入增长点,摊点日均销售额可达酒店餐饮收入的15%左右。更重要的是,这种轻资产运营模式为行业提供了一个试错成本低、市场反应快的创新路径。
国企担当:以“术”求“道”的改革探索
酒店摆摊热的本质,是行业在新时代背景下服务民生、拥抱市场的主动进化。散布在酒店门口的摊点,犹如岩缝中生长的竹根,看似柔弱却蕴藏着破岩而出的强大力量。这不仅是酒店业应对挑战的权宜之计,更是行业坚守服务本质、创新为民的生动实践。
通过这些小步快跑的尝试,酒店业正在积累宝贵经验:如何平衡高端定位与大众市场?如何实现传统服务与新兴消费的融合?如何让酒店资源更好地服务民生需求?这些问题的答案,正在一个个热气腾腾的摊点中逐渐清晰。
行业展望:从“摆摊破局”到“生态重构”的长远之路
从长远视角看,这场探索更像一次“市场试水”,为行业打开了重构发展生态的新思路。未来,酒店业的突破不妨围绕资源深挖与场景延伸、数字化与体验升级的融合、绿色化与可持续发展的深耕三大方向展开:
“酒店摆摊”的核心价值在于让酒店意识到“闲置资源”的潜力。如何将“摊位”升级为更广阔的“社区服务”,将宴会厅转化为家庭聚会、邻里活动的新场所,促使酒店从“封闭的消费场景”转变为“开放的社区服务枢纽”,真正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这将是酒店经营者面前值得探索的新路径。
摆摊引来的“流量” 同样也可有效转化为长期“留量”。未来,酒店不妨尝试通过数字化工具,将摊点消费的客群导入会员体系,结合用户偏好推送定制化服务——比如为购买卤味的家庭客群推荐亲子主题客房,为青睐轻食的年轻客群设计“轻食+健身”套餐,实现“线下场景引流、线上数据赋能”的闭环。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酒店业的创新也应向环保属性延伸。如何高效利用食材、进一步探索绿色运营:推广可循环餐具、优化能源消耗系统、打造“零浪费”餐饮供应链,让可持续发展从“加分项”升级为“核心竞争力”。这些举措不仅响应国家号召,同时也可能成为酒店实现精细化成本管控的管理利器。
从高星酒店放下“身段”走进市井,到未来围绕资源、数字化、绿色化的深度变革,酒店业早已超越“赚快钱”的短期目标,正向着“回归服务本质、融入社会生态”的长期价值迈进。酒店业的这场“破岩生长”的旅程才刚刚开始,随着消费市场的持续分化、重组,那些能够快速适应变化、深度挖掘自身优势、精准对接市场需求的企业,不仅有望渡过眼前难关,更可能在行业洗牌中抢占新高地。
正值国企改革深化之年,细究“华天小卤”“金陵大肉包”“开元小厨”等经营实践颇具深意。这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精神尤为珍贵。摆摊热看似是经营之“术”,实则体现了国企主动打破边界、从“坐商”变“行商”、以市场为导向、以民生为根本的发展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而不断探索“好思路、好方法”的进取之“道”。
恰如古诗所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改革深水区中,正需要更多类如“摆摊”这样立足实际、服务民生的“术”,需要更多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的实践。唯有如此,国企改革之路才能越走越宽,行业发展之树才能愈发根深叶茂。
责编:莫文
一审:莫文
二审:蒋宇
三审:田从梅
来源:华声在线·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