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湖南省国资委 湖南日报社

协办:湖南建设投资集团

承办:华声在线

六十载井巷情深,再出发奋力突围

2025-09-30 22:41 [来源:华声在线·网站]   [编辑:莫文]
字体:【

通讯员 杨丽琴

面对新一轮行业变革与市场挑战,五矿二十三冶正以破局之姿开启转型升级新征程,而矿业领域正是这场变革的突破口。这一战略选择的背后,深植于企业深厚的矿业基因——这份厚重的传家宝,始于1963年那个火红的年代。那一年,湖南冶金井巷工程公司(以下简称“井巷公司”)在湖南黄沙坪破土而生,这支队伍从诞生之初便肩负着服务国家矿产资源开发的重任,他们凭借着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精神,在全国各地的矿山深处留下了无数奋斗的足迹,书写了我国矿山建设史上一个又一个辉煌篇章。

如今,在转型发展的浪潮下,井巷公司积淀的技术底蕴与拼搏精神,正成为五矿二十三冶矿业突围中坚实的底气。这条转型升级之路,既是对矿业传承的致敬,更是对未来发展新局的开拓。

时代召唤,专业队伍应运而生

根据湖南冶金建设的形势发展和任务要求,1963年6月,井巷公司在桂阳县黄沙坪宣告成立,这是湖南第一家专业从事冶金矿山井巷工程建设的工程公司井巷公司,是一个以担负冶金矿山井巷工程建设为主的国营施工企业。

当时,国民经济进入恢复发展阶段。冶金加工工业形势开始好转。但矿山建设未能跟上,原料不足、“无米之炊”的问题严重存在。鉴于这些情况,冶金工业部提出了“矿山为首,掘进先行”的技术方针,井巷公司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

艰苦创业,黄沙坪首战铸丰碑

1963年,刚成立的井巷公司便担负起黄沙坪铅锌矿井巷工程建设任务,这也是公司干的第一个工程。六十多年前的黄沙坪,荒草丛生,晴天黄沙漫天,雨天泥泞不堪,公司1200多名员工吃住在矿上,开始了夜以继日的紧张施工。“那时矿工的衣服是出了名的脏,一身泥水没干过。”

“马万水小组”工人使用凿岩机施工作业场面 马万水纪念馆供图。

1963年5月,全国冶金战线著名的马万水工程队派小组到黄沙坪铅锌矿和井巷公司传经送宝,进行技术表演。马万水作为新中国第一代矿山冶金建设者,获评全国第一届劳动模范,他的事迹和精神激励了无数人。井巷公司秉承敢为人先、百折不挠的湖湘精神,在观摩中找差距,在交流中淬真金。“你们是沿着马万水同志的脚印走过来的,今后我们要沿着你们的脚印走,使你们的先进经验在我矿开花结果。”这一活动给公司带来了东风,推动了比学赶帮运动,大大促进了生产。

为顺利完成施工任务,井巷公司实施领导蹲点劳动,大抓机关化改革,迅速掀起了施工高潮。书记下坑推车,经理下坑打钻,深入现场解决问题,不仅给了工人巨大鼓舞,同时也以实际行动影响了科室干部,他们纷纷以顶班劳动、到关键工程跟班、带着问题蹲点等形式,深入到施工一线。据统计,干部参加劳动全年平均每人70.9天。

落后的设备,紧张的工期,项目团队用智慧和力量,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创造了一项项的奇迹。终于在1966年9月,建成了一座年产30万吨铅锌矿的中型矿山。在这两年八个月中,公司第一工程队创造了斜井月成井110.8米的全国冶金井巷系统的先进水平,工程质量优良率91.33%。通过贯彻“自力更生、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就地练兵”和“自培为主、外托培训为辅”的方针,公司也从成立之初仅有32名风钻、爆破工,发展到拥有5个能够单独作战的掘进工程队。

锐意进取,驰骋四方创佳绩

凭借着逐步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技术自信,井巷公司投身到又一个重点项目——柿竹园多金属矿的建设中。柿竹园多金属矿是国家“五·五”计划后三年有色金属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又是引进国外坑内矿山设备、用70年代先进技术装备的有色金属矿山之一。1978—1980年,井巷公司承担柿竹园矿井巷建设任务,对这一工程的建设,进行了全面动员,提出“动员一切人力、物力,大战柿竹园,力争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口号。

施工高峰期,井巷公司充分利用有限电源,采取了又保又让的方法和有计划地组织快速施工的战略战术,达到了稳产高产的目的。1979年九次快速掘进共完成工程量3292米/40005立方米,以15%的工作时间,完成了50%的年度施工计划。

380主运输巷施工于1980年11月贯通,贯通点水平偏差只8公分,高程偏差只6公分,达到了当时贯通质量的最高水平。经过一年零八个月的施工,整条巷道轮廓规整,造型美观,合格率100%,被评为柿竹园矿的优质巷道。

从1963年成立到80年代初,井巷公司担负了三十个工程的全部或部分井巷建设,取得了亮眼的成绩。1974年第二工程队在浦市磷矿施工中,刷新了全国冶金矿山的最高水平。1977年该队在山西峨口铁矿排洪隧道(断面为16.6平方米)施工时,又夺得月进362.21米/6028.6立方米的先进水平。1977年6月,第五工程队在河北邯郸南洺河铁矿主竖井施工时,在井深已达360米、涌水量达40至60立方米/小时的困难情况下,月进104.4米,跨入了全国矿山竖井月进百米的先进行列。

在技术突破与工程成就的基础上,井巷公司的卓越贡献赢得了高度赞誉。1977年5月,井巷公司两名员工出席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井巷公司第二工程队被评为全国工业学大庆先进集体。1977年12月,井巷公司第二工程队获“全国冶金战线百面红旗单位”称号。凭借着过硬的施工水平,坊间也流传着“北万水,南井巷”的美称,“北万水”指的是当时的马万水工程公司,而“南井巷”,正是井巷公司。

继往开来,新战略引领新征程

进入新世纪,五矿二十三冶不断拓宽业务领域,但矿业作为传统优势,依然在公司业务中占据重要地位。公司从专业井巷施工到形成了集矿山建设、采矿运营、矿山综合治理、矿业开发于一体的矿业业务格局,成立了以矿山开发、矿山托管、矿建全链条业务为核心业务的矿业公司,先后参与了全国知名矿业集团的矿山建设超200座,平巷及硐室掘进超5000万立方,采矿总出矿量超5000万吨,各类竖井/溜井100多条,尾矿库220座,多次刷新和创造矿山井巷工程的施工记录,积累了丰富的矿山工程施工总承包业绩。

今年,面对行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和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五矿二十三冶明确提出业务层面向矿业突围、区域层面朝海外拓展、现实层面推动项目部就地突围的转型路径。把矿山工程作为业务突围的关键突破点,通过做强做优做大矿业公司、做好重点矿业标杆项目、培养和储备矿业专业人才、构建内部矿业服务集群、延伸开展矿业托管业务等一系列举措,实现矿业突围。那些曾经在井巷公司书写的辉煌过往,成了激励五矿二十三冶奋勇向前的精神源泉。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这支从矿山深处走来的铁军队伍,依然传承着“扎硬寨、打硬仗”的拼搏精神,以百折不挠的韧劲,持续书写一座座矿井、一条条巷道中的辉煌篇章。

面向未来,他们将展现中国五矿骨干子企业的担当,践行“矿业报国、矿业强国”初心使命,坚持世界一流的使命担当、自主创新的引领作用、问题导向的工作思维、精益求精的品质坚守、敢于胜利的奋斗精神,以更加自信坚定的步伐,为成为国内一流的建设工程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成为国内矿建业务“排头兵”而不懈努力。

责编:莫文

一审:莫文

二审:蒋宇

三审:田从梅

来源:华声在线·网站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