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9月3日讯(记者 莫文 通讯员 李芷欣 吴天曦)近日,由湖南建投六建集团承建的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旅客过夜用房单位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全面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竣工验收会议现场 通讯员供图。
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综合交通枢纽共包含3个单位工程。目前,磁浮T3站、旅客过夜用房的主体及二次结构已全部完成,站前高架桥的桩基、承台、墩台、箱梁等关键工序也已施工完毕。按计划,站前高架桥将于9月完成主体结构验收,12月完成竣工验收。
项目自启动以来,始终坚持以智能设计引领科学规划。通过全面应用BIM技术,对空间布局、功能分区、流线组织等进行多维度优化,实现工艺可视化、管理协同化和工序可模拟化,大幅提升施工效率,降低安全风险。在面对深基坑开挖、高铁通道移交延迟等难题时,项目团队通过优化施工组织、创新模块化工艺,实现工序无缝衔接,关键节点较原计划提前完成。
在智能施工与智慧管理方面,项目借助BIM技术科学布设塔吊,完成防碰撞检查,实现安全预警与精准控制。通过Project与BIM模型集成应用,直观展示施工进度与操作要点,有效提升技术交底质量,避免返工。同时,依托装配式指挥中心、智能安全帽、鹰眼监控等智慧设备,实现进度、风险、质量和成本的精细化管理。
针对多项工程技术难题,项目团队积极推广使用新技术、新材料与新设备。例如,采用旋挖钻孔灌注桩挤土式成孔技术,提升施工效率20%-30%,节省钢材约15%;运用超长混凝土裂缝综合控制技术,裂缝数量减少30%-50%,碳排放显著降低;实现超重超长钢筋笼单机整体吊装,累计节约焊接时长1600小时,降低人工成本36万元。
作为湖南省和长沙市绿色建造试点示范项目,该项目全面践行绿色低碳理念。通过智能除尘、低噪音设备、环境实时监测等措施,有效控制扬尘与噪声污染。经核算,项目累计减碳3368吨,降碳率达8.7%,建筑垃圾减少4364吨,材料回收再利用率高达98.28%,荣获“三星级绿色建筑”评价。
该项目已形成论文44篇、国家专利11项、省级工法9项,共获71项科技成果。荣获包括“Autodesk大中华区施工类杰出贡献奖”、“创新杯”特等奖、“龙图杯”一等奖在内的多项国际、全国和省级荣誉。
未来,项目团队将继续以智能建造与绿色低碳双核驱动,不断提升工程品质与管理效能,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长沙机场打造现代化、智能化综合交通枢纽。
责编:莫文
一审:莫文
二审:蒋宇
三审:田从梅
来源:华声在线·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