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通讯员 云娟娟 杨忞想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专、转、传”引起热议。
在湖南,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联合项目团队在18个月的攻坚克难历程中,锚定“湖南省芙蓉优质建设工程”“八优两示范两观摩”目标,一路斩获“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观摩工地”“省国资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省建筑业协会‘标杆创建活动优秀项目部’”等多项荣誉,更为其它项目输送了成熟的项目经理、后备项目经理以及能独当一面的管理人员。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面对“专、转、传”这道人力资源管理的考题,湖南建投四建集团常德分公司(以下简称“建投四建常德分公司”)以其承建的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联合项目为例,用专业、转变、传奇来答题。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联合项目。
专人做专事,
毫不吝啬自己的“绝技”
为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的专业人才,建投四建常德分公司从机关轮岗4人、社会招聘2人、引进大学生员工6人到项目担任技术负责人、项目会计、劳资员等关键岗位。
得益于“专人专岗专责”的运用,项目团队能够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优势,使他们的工作能力达到最大化,潜质或潜能得到充分释放。
大胆运用“绝技”,激发潜力。项目团队以精于工艺的管理人员为先锋,在地下室地面施工中,研用“铠装缝”辅以“钢纤维混凝土”材料的工艺,实现了地坪施工无需额外支撑模板、施工完毕后也无需拆除的效果。当时,这一创举在常德市尚属首例,让项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大胆分享“绝技”,博采众长。每周三晚,项目部都会准时敲响内部培训的“上课铃”,而轮班老师正是项目团队的每位管理人员。在这个充满学习氛围的平台上,“老师们”将自身最专业、最精进的“技艺”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团队成员,“学生们”也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的养分,在85堂“内训课”中双向赋能、不断升级。
▲项目部开展“内训课”。
转变管理思路:
会“转手”的团队才“可复制”
项目团队力破“一言堂”现象,逐级采用“AB角管理”模式,即“两人在工作中互为补充,A角色离岗前,交代好工作,B角色在其离岗期间代为行使岗位职责;A角色返岗后,B角色移交相应工作内容。”
该模式从经验丰富的项目指挥长率先垂范,凭借其成熟的管理模式与丰富经验,系统性地带领团队熟悉、操练项目关键管理任务。通过精细的目标管理、严格的过程管控、先进工具的有效运用、边界清晰的容错机制,并在严防重大风险的前提下,逐级放手,激发团队大胆实践,释放成员无限潜力。
经过持续的模式锤炼与实践检验,4名成员脱颖而出,能在指挥长繁忙时无缝接替项目管理职责,逐渐具备了独立带组的能力。“经过考验的这些成员将被纳入公司人才库,并认定为后备项目经理。”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种角色备份、阶梯式成长的培养机制,不仅解决了岗位衔接难题,更构建了可迁移、可复制的管理能力培养体系,为建投四建建立了可持续的人才供应链和内生造血功能。
▲联合项目指挥长罗柏林。
传好接力棒,
让新生力量接好赛道加速跑
在项目团队的不懈努力下,人才培养取得了丰硕成果。
目前,项目团队成员平均年龄仅31岁,累计培养复合型人才23名,2名后备项目经理已正式担任常德市第五中学项目部、桃源高新区创业大道公租房建设项目部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安全员、商务成控员、材料员、劳资员等多人已成为岗位翘楚,新进大学生员工均已成为能独当一面的能手,纷纷在新的项目开启了新征程。
项目团队践行建投四建“双导师”培养模式,为每一位成员量身定制成长路径,让团队成员的专业素养实现了质的飞跃:1人成功晋升为高级工程师,10人考取中级、初级工程师职称,4人考取二级建造师证书……这些成绩的取得,丰富了建投四建的人才画像,更生动地诠释了“传帮带”精神在基层项目的蓬勃生命力。
“专、转、传”的良性循环,已深深融入建投四建常德分公司的血脉,成为驱动其不断前行的内生引擎。当每一位“专”才都能在历练中精进“转”的智慧,当每一份“传”承都汇聚成生生不息的力量,建投四建的传奇,必将在更多项目、更多领域、更广袤的“土壤”中,书写出更加璀璨夺目的篇章。
以今日之“专”固本强基,以善“转”之智应时通变,以永续之“传”赋能未来,这便是建投四建常德分公司交出的,关于人才与发展的响亮的时代答卷。
责编:肖晴岚
一审:肖晴岚
二审:蒋宇
三审:田从梅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