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通讯员 陈培荣 王新华
近日,湖南矿产集团宝山矿业(以下简称“宝山矿业”)在技术创新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其自主研发的“用于铜钼矿选矿的浮选设备及其使用方法”“铅锌矿选矿厂抛废尾矿废石仓矿料取制样系统”及“一种具有防压耙功能的浓密机及其蓄砂方法”三项技术,正式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
这不仅彰显了该公司在铜钼选矿、智能分选及尾砂充填领域的技术实力,更标志着宝山矿业在“建设绿色矿山、推进数字化升级”的征程中迈出了关键一步。
创新驱动发展,破解行业难点
此次获批的三项专利紧密围绕矿山行业的环保、效率与安全需求,通过产学研深度合作与自主创新,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
铜钼矿浮选设备:绿色工艺革新。针对传统铜钼浮选过程中能耗高、药剂污染大等难题,宝山矿业通过优化设备结构与操作方法,显著降低浮选液体持续注入需求,减少药剂消耗30%以上,同时降低环境污染风险。该技术已通过产学研合作验证,为铜钼选矿工艺优化提供了新范式。
铅锌矿智能取制样系统:全流程自动化升级。该系统通过集成远程操控、二级破碎缩分与烘干技术,实现了废石采样的全流程自动化,解决了传统人工采样代表性不足的问题,质检效率提升50%以上。目前,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实际生产,成为智能分选工艺的关键支撑。
防压耙浓密机:稳定性与安全性双突破。该机器通过优化尾砂流向与絮凝剂反应时长,创新蓄砂方法,攻克了粗粒级尾砂分层难题,充填体强度提升20%,进砂效率提高15%。该设备自投用以来,膏体充填站已稳定运行4年半无压耙故障,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技术赋能产业,打造“无废矿山”
宝山矿业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近年来,该公司累计获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50多项,涵盖选矿、充填、自动化、安全监测等多个领域。此次三项专利的落地应用,进一步推动了“无废矿山”与数字化矿山建设。
专利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环保效益显著,浮选工艺的优化与尾砂充填技术的成熟,助力资源循环利用率提升,减少尾矿堆存与生态破坏。智能化转型加速,依托自动化采制样系统与远程监控技术,矿山生产数据实现实时采集与分析,为决策提供精准支持。成本结构优化,通过技术降本与效率提升,企业年综合成本节约超千万元,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样本。
深化产学研合作,构筑创新生态
宝山矿业科协主席易洋来强调:“这三项专利是技术团队多年攻坚的成果,也是宝山矿业‘打造湖南省有色金属行业标杆企业’战略的重要里程碑。”
依托陆新华劳模创新工作室等平台,宝山矿业已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机制,培养了一批高技能人才,累计完成重大技术攻关项目50余项。未来,宝山矿业将继续瞄准行业难点痛点,深化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为矿山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供更多解决方案。
此次宝山矿业的三项发明专利不仅是技术实力的体现,更是对“创新驱动发展”理念的生动诠释。在“双碳”目标与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背景下,宝山矿业将以科技创新为支点,持续推动资源高效利用与产业升级,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宝山智慧”。
责编:肖晴岚
一审:杨露
二审:卢小伟
三审:蒋玉青
来源:华声在线